尺中「微」字,当是「大」字,若是「微」字,断无可下之理,当改之。惵卑相合,名曰损;损者,以荣卫俱不足,有消缩之意也。
肝脉见于脾部,是木盛土虚也,法当腹满。若不解者,正气脱也,必不可治。
尺脉弱,发热者,是阴不足,阳气下陷入于阴中也。无寒热,无表邪也。
言此六者之脉,足以暗伤人之经脉血气,如贼之害人而不觉,故曰能为诸脉作病也。张锡驹曰:有问发热身疼,脉反沉迟,是阳病而见阴脉,何以说得愈也?
气色见于面部,而知病之死生者,以五气入鼻,藏以五藏,其精外荣于面也。下焦竭,即遗溺失便,其气不和,不能自禁制,不须治,久则愈。
盖脾主为胃行津液,此以胃强脾弱,约束津液,不能四布,但输膀胱,致小便数而大便坚也。凡下利后,肠胃空虚,津液匮乏,当大便□,□则能食者,是为胃气复至,十三日津回,便利自当愈也。